| 1.        | 荧光纳米pH传感器可视化监测病毒入侵过程 | 梁晓声 | 中南民族大学 | 
| 2.        | HCV NS3通过诱导MMP9增强肝癌细胞侵袭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| 卢莉莉 | 武汉科技大学 | 
| 3.        |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分子进化和密码子偏性研究 | 罗雪莲 |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| 
| 4.        | Pseudomonassp. HF-1尼古丁降解基因及其功能研究 | 吕镇梅 | 浙江大学 | 
| 5.        | 2011年流感夏季“缺席”期间流感样病例病原分布 | 彭劲松 |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| 
| 6.        | 新型布尼亚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 | 钦  博 | 浙江省绍兴市疾控中心 | 
| 7.        | 利用野田村病毒包装系统展示西尼罗病毒保护性抗原的研究 | 秦成峰 |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| 
| 8.        |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3蛋白亲和多肽筛选与鉴定 | 任晓峰 | 东北农业大学 | 
| 9.        | 富勒烯衍生物的结构设计及其对HIV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| 舒春英 |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| 
| 10.    | HBV对KIF4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| 汤兆明 |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| 
| 11.    | 人RNase P特异性切割HCV RNA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意义 | 张文军 | 广东药学院 | 
| 12.    | 特异性阻碍HBV P-ε复合物形成的诱饵分子抗HBV功效的研究 | 赵西平 |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| 
| 13.    | EV71神经毒靶位及其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 | 郑方亮 |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 | 
| 14.    | 巨细胞病毒立刻早期蛋白与Myocardin在心肌细胞和SMC凋亡中的协同效应 | 周  俊 | 武汉科技大学 |